『醫療總述』
清朝至民間初年,境內城鄉無專設的醫藥衛生機構,由私人行醫或售藥。民國22年1933),龍溥泉、周星樓先后于洪橋開設私人診所。 新中國建立后,1951年6月,祁陽縣人民政府在洪橋設立第七區衛生所。1952年4月,祁東縣人民政府設衛生科,主管全縣衛生行政工作,5月成立縣衛生院,同年成立12個區衛生院,10月成立縣衛生工作者協會和各區衛生工作者分會。1956年底,縣內聯合診所發展到96個。1957年8月,創建祁東縣中醫院。1985年底,縣衛生局下轄7個縣屬醫藥衛生單位,12個區級醫院、11個區衛協分會和62個鄉(鎮)衛生院,全縣衛生系統共有病床1301張,房屋面積1069萬平方米,1270名衛生技術人員中有主治(管)醫師9人,醫師266人,醫士660人,初級醫療技術人員339人。
『祁東縣人民醫院』
1952年5月,成立縣衛生院,工作人員17名,院內設衛生防疫、醫療及總務三股。使用民房,僅10張簡易病床。有簡單醫療器械。1954年遷黃茶園山坡建院,改稱縣人民醫院,工作人員增至3O人。設人事秘書、醫務、總務三股和門診、內、外科住院部。1957年,上級配發一臺30毫安X光機。1964年,購200毫安X光機一臺。1969年元月,改稱祁東縣人民衛生院,下設醫務、后勤、政工三組及門診部、住院部。1972年添置救護車一輛。1973年復稱祁東縣人民醫院。1982年新建一棟五層門診大樓,至1985年底,建筑面積達14017平方米,有萬能手術床,扇形B超,心臟除顫起搏器,空調機等大中型先進醫療器械74件。設18個職能科室,有病床210張,工作人員增至233人,其中主治(管)醫師5人,醫師57人,業務收入117.6萬元,門診達IO.81萬人次,入院5056人,治愈出院31怕人,好轉出院863人。
『祁東縣中醫院』
1957年8月,縣衛生工作者協會集資創辦縣中醫院,屬集體所有制。有工作人員29人,病床10張,設中醫內、外、傷、眼、痔疾五科及西醫內科。1958年 10月和1969年 9月曾兩次并入縣人民醫院各3年,后復分設。1982年,中央衛生部長崔月犁親臨醫院視察,撥給事業發展經費5萬元。1984年底,新建6層門診大樓。1985年底,全院建筑面積達6487平方米,門診部設19個醫療科室。住院部分內科和傷科兩個單元。有心電圖機,超聲波診斷儀,300毫安X光機等醫療器械,病床120張,工作人員105名。在82名衛生技術人員中,有主治醫師1人,醫師29人,醫士30人。門診達66327人次,入院1433人,治愈出院1017人,好轉出院 321人。業務收入 80·31萬元,固定資產 69.88萬元。
『祁東縣婦幼保健院』
1953年9月建立,初設縣衛生院內。1961年遷縣衛生防疫站內,1969年撤銷,1972年恢復。1978年4月,遷至衛生局新辦公樓。從1980年起,全縣各社鎮衛生院將10歲以下兒童按年齡編組,逐隊建立免疫登記冊,每年作一,二次健康檢查。從1981年起,建立獨生子女鍵康登記冊。1984年6月開設孕婦及婦女病門診,次年增開兒童保健門診。1985年底,縣婦幼保健站有工作人員9人,全縣還有區婦幼專干13人,鄉(鎮)婦幼專干78人。
『祁東縣藥品檢驗所』
1980年8月建立,設縣衛生局內,負責全縣范圍內藥品質量監督、檢驗工作。1982年8月所址遷至人民醫院內,修建了無菌室,擴大了熱原和無菌檢驗項目。到1986年底,工作人員6名,完成檢品510件,開展部分化學藥品全檢,中草藥劑常規檢查,部分中藥材真偽鑒等。
此外還有縣衛生工作者協會和縣衛生進修學校。
來源:
作者:
編輯:redcloud